現中2019版現中1995版新標點和合本上帝版新標點和合本神版和合本2010上帝版和合本2010神版呂振中譯本委辦譯本四福音書共同譯本賽德克語聖經阿美語聖經2019版阿美語聖經1997版台語漢字本聖經現代台語漢字2021版現代台語羅馬字2021版現代台語羅馬字2013版現代台語漢字2013版現代客語譯本漢字現代客語譯本羅馬字ESVKJV布農語聖經卑南語聖經泰雅爾語聖經鄒語聖經太魯閣語聖經魯凱語聖經萬山魯凱語馬可福音茂林魯凱語馬可福音多納魯凱語馬可福音達悟語聖經
上一章 下一章 [ 條列 | 表格 | 整段 ] 著作權聲明 使用授權書PDF版 使用授權書Word版
歷代志上

23:1 大衛年老,日子滿足,就設立伊的子所羅門以色列王。

利未人的責成

23:2 大衛聚集以色列的眾首領及諸個祭司以及利未人。
23:3 利未人對三十歲以上者攏過算,照所算查甫人的額數共三萬八千;
23:4 其中二萬四千人管理耶和華殿的工,有六千人做職員及士師。
23:5 有四千人做顧門者,閣四千人將我大衛所做用啲謳咾的樂器謳咾耶和華。
23:6 大衛利未的子革順哥轄米拉利來分𪜶的子孫的班列。
23:7 革順的人拉但示每
23:8 拉但的子大的是耶悅,閣有細坦約珥,共三人。
23:9 示每的子示羅密哈設哈蘭共三人。這是拉坦族的族長。
23:10 示每的子雅哈細拿耶烏施比利亞此四人就是示每的子。
23:11 雅哈是大子,第二個細撒。獨獨耶烏施比利亞的子孫無偌多,所以算做一族。
23:12 哥轄的子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設共四人。
23:13 暗蘭的子亞倫摩西亞倫及伊的子孫是分別到佇永遠,來分別至聖的物做聖,佇耶和華的面前燒香,來服事伊,奉伊的名祝福,到佇永遠。
23:14 論到上帝的奴僕摩西,伊的子名字記佇利未的支派中。
23:15 摩西的子是革舜以利以謝
23:16 革舜的子大的是細布業
23:17 以利以謝的子利哈比雅是大的。以利以謝無別個子,總是利哈比雅的子真多。
23:18 以斯哈的子大的示羅密
23:19 希伯倫的子大的耶利雅,第二個是亞瑪利亞,第三個是雅哈悉,第四是耶加面
23:20 烏設的子大的是米迦,第二個是耶西雅
23:21 米拉利的子抹利某示抹利的子以利亞撒基士
23:22 以利亞撒死,無子,只有查某子,𪜶的兄弟基士的子娶𪜶。
23:23 某示的子是末力以得耶利摩共三人。
23:24 頂面所記攏是利未的子孫,照𪜶老父的家來做族長,為耶和華的厝來做差用的工,逐人對二十歲以上受算,攏照𪜶的名的數額來計算。
23:25 因為大衛講:「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已經互伊的百姓平安,閣伊永遠𫢶佇耶路撒冷
23:26 利未人也免閣扛會幕及其中所用攏總的器具。」
23:27 因為照大衛臨終的時所吩咐的,利未人對二十歲以上攏受算。
23:28 因為伊的職是跟隨亞倫的子孫,來做耶和華殿的工,就是佇諸個院及諸個房來做工,亦互諸個聖物清氣,來做耶和華殿的工,
23:29 料理排列的餅,素祭的麵粉,或是無酵的薄餅,及鼎內所煏,以及調和的物,閣管理秤量的事;
23:30 逐早起,徛啲來感謝謳咾耶和華,逐下昏也是按呢,
23:31 閣佇安息日、月的初一,及節期,獻諸個燒祭互耶和華,照物的數額,照所定著的例,常常獻佇耶和華的面前;
23:32 閣互伊顧守會幕的責成,及聖所的責成,以及伊的兄弟亞倫的子孫所互伊做的責成,來服事佇耶和華的厝。



上一章 下一章 [ 條列 | 表格 | 整段 ]
現中2019版現中1995版新標點和合本上帝版新標點和合本神版和合本2010上帝版和合本2010神版呂振中譯本委辦譯本四福音書共同譯本賽德克語聖經阿美語聖經2019版阿美語聖經1997版台語漢字本聖經現代台語漢字2021版現代台語羅馬字2021版現代台語羅馬字2013版現代台語漢字2013版現代客語譯本漢字現代客語譯本羅馬字ESVKJV布農語聖經卑南語聖經泰雅爾語聖經鄒語聖經太魯閣語聖經魯凱語聖經萬山魯凱語馬可福音茂林魯凱語馬可福音多納魯凱語馬可福音達悟語聖經
重新查詢


經文由台灣聖經公會提供, 不超過500節經文的使用權無須預先獲得批准,但請註明版權所屬。檢索技術與程式由 CBOL計畫提供,網站與資料庫資源由 信望愛資訊中心提供。
Fonts(Version 2024) by Open Han, Copyright (c) 2016 by UBS Open Han Bible Project. ; © 2003-2014 SIL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Provided by SIL's Non-Roman Script Initiative. 漢字字型2024版由聯合聖經公會Open Han Bible Project提供,羅馬字字型由SIL International免費授權提供,謹此致謝。使用者需遵守著作權聲明以免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