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中2019版現中1995版新標點和合本上帝版新標點和合本神版和合本2010上帝版和合本2010神版呂振中譯本委辦譯本四福音書共同譯本賽德克語聖經阿美語聖經2019版阿美語聖經1997版台語漢字本聖經現代台語漢字2021版現代台語羅馬字2021版現代台語羅馬字2013版現代台語漢字2013版現代客語譯本漢字現代客語譯本羅馬字ESVKJV布農語聖經卑南語聖經泰雅爾語聖經鄒語聖經太魯閣語聖經魯凱語聖經萬山魯凱語馬可福音茂林魯凱語馬可福音多納魯凱語馬可福音達悟語聖經
上一章 下一章 [ 條列 | 表格 | 整段 ] 著作權聲明 使用授權書PDF版 使用授權書Word版
出埃及記


摩西的出生

2:1 有一個利未家的人娶了一個利未女子為妻。
2:2 那女人懷孕,生了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把他藏了三個月,
2:3 後來不能再藏,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柏油和樹脂,將孩子放在裏面,把箱子擱在尼羅河邊的蘆葦中。
2:4 孩子的姊姊遠遠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會怎樣。
2:5 法老的女兒來到尼羅河邊洗澡,她的女僕們在河邊行走。她看見在蘆葦中的箱子,就派一個使女把它拿來。
2:6 她打開箱子,看見那孩子。看哪,男孩在哭,她就可憐他,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
2:7 孩子的姊姊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叫一個希伯來婦人來作奶媽,替你乳養這孩子,好嗎?」
2:8 法老的女兒對她說:「去吧!」那女孩就去叫了孩子的母親來。
2:9 法老的女兒對她說:「你把這孩子抱去,替我乳養這孩子,我必給你工錢。」那婦人就把孩子接過來,乳養他。
2:10 孩子長大了,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裏,就作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說:「因我把他從水裏拉出來。」

摩西逃往米甸

2:11 過了一段日子,摩西長大了,他出去到他同胞那裏,看見他們的勞役。他看見一個埃及人打他的同胞,一個希伯來人。
2:12 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裏。
2:13 第二天他出去,看哪,有兩個希伯來人在打架,他就對那兇惡的人說:「你為甚麼打你同族的人呢?」
2:14 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領袖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一樣嗎?」摩西就懼怕,說:「這事一定是讓人知道了。」
2:15 法老聽見這事,就設法要殺摩西。於是摩西逃走,躲避法老,到了米甸地,坐在井旁。
2:16 米甸的祭司有七個女兒;她們來打水,打滿了槽,要給父親的羊羣喝水。
2:17 有一些牧羊人來,把她們趕走,摩西卻起來幫助她們,取水給她們的羊羣喝。
2:18 她們回到父親流珥那裏;他說:「今日你們為何這麼快就回來了呢?」
2:19 她們說:「有一個埃及人來救我們脫離牧羊人的手,他甚至打水給我們的羊羣喝。」
2:20 他對女兒們說:「那人在哪裏?你們為甚麼撇下他呢?去請他來吃飯吧!」
2:21 摩西願意和那人同住,那人就把女兒西坡拉摩西為妻。
2:22 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因他說:「我在外地作了寄居者。」
2:23 過了許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嘆息哀求;他們因苦工所發出的哀聲達於上帝。
2:24 上帝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
2:25 上帝看顧以色列人,上帝是知道的([2.25]「上帝是知道的」:七十士譯本是「上帝是他們所知道的」。)。



上一章 下一章 [ 條列 | 表格 | 整段 ]
現中2019版現中1995版新標點和合本上帝版新標點和合本神版和合本2010上帝版和合本2010神版呂振中譯本委辦譯本四福音書共同譯本賽德克語聖經阿美語聖經2019版阿美語聖經1997版台語漢字本聖經現代台語漢字2021版現代台語羅馬字2021版現代台語羅馬字2013版現代台語漢字2013版現代客語譯本漢字現代客語譯本羅馬字ESVKJV布農語聖經卑南語聖經泰雅爾語聖經鄒語聖經太魯閣語聖經魯凱語聖經萬山魯凱語馬可福音茂林魯凱語馬可福音多納魯凱語馬可福音達悟語聖經
重新查詢


《和合本2010》©2010版權屬於香港聖經公會,由香港聖經公會授權使用
其他經文由台灣聖經公會提供, 不超過500節經文的使用權無須預先獲得批准,但請註明版權所屬。檢索技術與程式由 CBOL計畫提供,網站與資料庫資源由 信望愛資訊中心提供。
Fonts(Version 3.1) by Open Han, Copyright (c) 2016 by UBS Open Han Bible Project. ; © 2003-2014 SIL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Provided by SIL's Non-Roman Script Initiative. 漢字字型3.1版由聯合聖經公會Open Han Bible Project提供,羅馬字字型由SIL International免費授權提供,謹此致謝。使用者需遵守著作權聲明以免蹈法。